
1月31日,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张耕来文调研时指出,发展旅游业是文成的出路所在,要坚持绿色发展,充分发挥生态、侨乡等资源优势,做好“生态旅游”、“生态农业”、“水”和“侨”等“四篇文章”,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市领导任玉明、谢树华,县领导汪驰、王彩莲、刘建忠、郑建华、章寿禹等县四套班子领导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。

调研中,张耕走访考察了西坑畲族镇森林“氧吧”小镇、天圣山文化产业园、大峃镇兴福堂片区改造工程、“侨品汇”O2O体验中心。文成境内的青山秀水、深厚的人文底蕴,特别是丰富独特的畲乡文化、侨乡文化,都让张耕赞叹不已。他表示,文成生态资源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要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坚持绿色发展,发挥生态优势,做足生态文章,壮大生态经济,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特别是森林“氧吧”小镇,目前已初具雏形,从各方面来看,都很有希望成为温州具有标志性的特色小镇,要以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小镇的标准来进行改造提升。

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,县委书记汪驰、县长王彩莲分别就我县有关工作情况作了汇报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我县围绕建设“宜游宜居生态县”战略目标,坚持打基础、补短板、培优势,着力探索差异发展、错位竞争之路,实现了县域经济逆势较快增长,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.7%,财政总收入、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%和15%,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.6%和13.5%,高于国家、省市平均水平,顺利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。其中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1.75亿元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.26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.24亿元,比2010年分别增长53.1%、107.4%、86.1%、63.9%和113.9%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县将紧盯三大战略目标,即加快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,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;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和城镇特色化进程,打造全省旅游目的地名城;加快推进26县“摘帽”之后发展步伐,打造温州迈入全面小康标杆城市的山水理想家园。

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听取汇报,张耕对文成近年来所取得成绩给予肯定。张耕表示,发展旅游业是文成的出路所在,而旅游谋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,文成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、历史文化名人、宗教文化、侨乡文化所打造的一些旅游项目、旅游产品已经比较成熟,不过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憾,而这些问题和缺憾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,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既然文成把旅游业作为第一大产业,就必须要有第一大产业的标准、理念、举措、作为,切实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。张耕也表示,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,单凭文成一己之力,能力有限,市级层面应当科学统筹,合理规划,整合资源,打造品牌,共同推动对外宣传、营销。
张耕指出,要做好“水”的文章,继续强化珊溪水源保护,积极探索优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,让一方清水发挥更大经济效益;要做好“侨”的文章,充分利用侨乡资源,借力发展;要做好“生态农业”的文章,着眼山区特色,培育栽植绿色健康农产品,并积极打造龙头企业,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,带动生态农业向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,改进保鲜技术,完善物流配送,使高山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、走入城市。市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成的服务和支持力度,不断提高服务意识、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,助推城乡统筹发展。

而张耕也在会上承诺,只要文成在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有需要,他愿意当“招商员”、“推广员”、“跑腿员”,不怕花时间,不怕碰钉子,不怕坐冷板凳,更不会嫌麻烦,全力以赴帮助文成,让这些已经谋划的重大项目能够落地。(记者 周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