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生存条件恶劣,户籍人口仅1963人,常住人口不到300人,80%的劳动力外出打工,全乡没有一所学校、医院……像文成县黄寮乡这样的“麻雀乡”,该怎么发展?
针对乡镇分布小、散、弱的状况,文成县近期推出区域重组方案:在原先33个乡镇的基础上,构建“一主、七副、一区”中等城市总体空间架构,以人口、资源等要素集聚,加快山区城镇化的步伐。也就是说,把“麻雀乡”与较大的乡镇整合在一起,形成一只“大鸟”,更好借风借力,以图发展。
“一主、七副、一区”城市新体系,就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8个大镇为中心,合理布局产业结构,实现集聚发展。其中“一主”是指县域中心城市核心区,即以大峃、龙川、樟台为主中心,推进周壤、里阳、金炉同城化发展。“七副”即建设珊溪-巨屿、百丈漈、南田、玉壶、黄坦、西坑、峃口等七个县域副中心,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向副中心布局,引导周边人口向副中心集聚。“一区”即建设铜铃山生态旅游功能区,以石垟林场、叶胜林场为基础,整合岭后、下垟、石垟、黄寮、云湖形成特色生态旅游功能区。
黄寮乡19个自然村中有11个村不通公路,离乡打工是村民们求生存、谋发展的唯一出路。而有机会和条件搬到城镇,享受健全的城镇功能,成为该乡百姓的迫切愿望。据调查,偏远地区有下山搬迁意愿和条件的人口就达4.3万。
而作为文成7个县域副中心之一的南田镇,就在黄寮乡的边上,有足够的“肚量”容纳黄寮的外迁。目前该镇已经着手接纳包括黄寮乡在内的周边“麻雀乡”下山搬迁村民。明年计划新集聚人口750人,城镇化率由29.6%提升至32.8%。占地16亩、容纳148户的黄寮扶贫迁村小区建设,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载体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南田镇将重新布局城镇架构,使城区总人口由0.7万人增加至1.2万人,地域面积由1平方公里拓展到1.8平方公里。同时,该镇计划投资15亿元,投入城镇化配套设施、旅游配套设施等十大工程,以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。
以“一主”为增长极、“七副一区”为增长点,文成县各大中心城镇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将通过人口、资源等要素集聚,实现统筹新发展。各中心城镇列出的“十二五”十大工程建设项目,总计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240亿元。5年内,覆盖文成全部中心城镇的“半小时交通圈”也将打造成型。届时,文成将以“山中城市”的新体系出现。